探寻山东老字号:淄博周村宾馆的时光秘藏

近日,淄博市商务局发布关于对前六批山东老字号复核意见,淄博周村宾馆有限公司顺利通过验收。这个藏在周村百年古商城里的宝藏再次被网友种草,成为淄博旅游的一处新的打卡地,下面让我们一睹“山东老字号”的风采。

在淄博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中,周村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周村宾馆,就如同这颗明珠上最为耀眼的点缀,承载着周村百年商埠的深厚底蕴,以其独有的记忆设施和优越条件,等待着每一位游客前来探寻、发现。它不仅是游人旅途中的温馨驿站,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展现周村商业文化魅力的生动博物馆。

尚书府食林苑:“空中四合院” 的古韵新姿

李化熙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刑部尚书,在他的谏言和义举下,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周村大街上有一个他曾经宴请宾朋的地方,那就是现在的尚书府食林苑。踏入尚书府食林苑,仿佛踏入了一个被岁月尘封的时空,而其中的 “空中四合院” 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这座独特的建筑,将传统四合院的韵味与现代建筑的精妙设计相结合,于高空之处营造出一方宁静而典雅的天地。

四合院式的布局,四方围合,中间一方天井,阳光透过天井洒下,给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旧时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往昔岁月中,这里曾经回荡的欢声笑语,看到家族聚会时的热闹场景。

在这里用餐,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体验。当精致的鲁菜佳肴摆放在餐桌上,菜品的色香味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承载着周村的饮食文化和历史传承。特别是周村宾馆回归本味,近年来独创的“宫保尚书宴”既是对李化熙的深刻怀念,更是对百年商埠文化的拓展,并成为“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您品尝着美食,抬眼望去,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悠悠的蓝天,那种身心的愉悦和满足,难以用言语形容。无论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商务宴请,“空中四合院” 都能为您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场所,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

“财神楼”:古朴庄重的商业文化象征

矗立在周村宾馆迎宾楼后方的,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三层小楼名曰“财神楼”,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周村商业的辉煌历史。这座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庄严肃穆,飞檐高挑,青瓦覆顶,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

财神楼在周村的商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周村自明清时期起商业就极为发达,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有 “金周村”“旱码头” 等美誉。历史上著名的“八大祥子号”之最早店铺——瑞林祥绸布店就开在这里,据说财神楼就是开办人孟氏家族为祈求财源广进、生意兴隆而修建,以供奉财神,表达对财富和商业成功的渴望与追求。每至重要节日和商业活动,他们都会举行祭祀仪式,香烟袅袅,虔诚地许下心愿,期望财神能够庇佑生意红红火火。

如今,财神楼虽然不再承担祭祀的功能,但它所承载的商业文化内涵却得以延续。当您登上财神楼,站在楼上凭栏远眺,商埠大街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能感受到周村曾经作为商业重镇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到古朴典雅的建筑之美,更能深入了解周村商业文化的根源和精髓,体会到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

“嘉周面馆”:防空洞改造的美食秘境

在周村宾馆,还有一处别具一格的地方,那就是利用地下防空洞改造而成的 “嘉周面馆”。该防空洞建于上世纪70年代,凝结着周村老一辈劳动者的心血与汗水,长期闲置既不利于人防工程的管理,也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后由周村宾馆投资200余万元,历时近1年时间,修缮10余处隐患点,在不改变人防工程主体结构,不影响其隐蔽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实现了早期人防工程的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当您走进这家面馆,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防空洞部分墙壁上依然保留着原有的粗糙质感,主墙壁上,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自上而下徐徐展开,在昏黄的灯光映射下,营造出一种非常独特的氛围,让这个原本略显冰冷的空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而 “嘉周面馆” 的美食更是令人赞不绝口。这里以地道的北方风味面食为主打,讲究“一勺汤、一口面”的情调,面条劲道爽滑,汤汁浓郁醇厚,每一口都能让您感受到纯真鲜香在舌尖上绽放。在这个独特的环境中,品尝着美味的面条,您会有一种“冬暖夏凉”回归自然的别样体验。无论是在炎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躲进这个地下美食秘境,享受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都能让您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将防空洞与美食相结合的创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用餐场所,也让周村宾馆在众多酒店中脱颖而出,成为游客们心心念念的打卡之地。

丝绸文化主题风格设计:商业文化的华丽篇章

周村是丝绸名城、鲁商发源地,“天下第一村”、“旱码头”等称誉都是因丝绸而起。世代流传着“凤凰衔茧”的美丽传说,曾经是“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繁华景象。周村宾馆充分利用这一地域特色,以体现和传播丝绸文化为己任,把丝绸文化与宾馆住宿餐饮文化完美结合,对大堂和餐厅、客房等进行了提升改造,打造出了令人瞩目的丝绸文化长廊、丝绸文化客房、丝绸文化餐厅和丝绸文化展馆,让游客们在住宿和用餐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领略到丝绸文化的魅力。

丝绸文化长廊贯穿于宾馆的大堂和餐厅、大堂和客房之间,宛如一条绚丽的丝带,将周村的丝绸文化串联起来。长廊的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丝绸画卷展示着周村丝绸的生产过程,从植桑养蚕、剥茧抽丝、织绸练染到整理加工等工序,每一幅画卷都生动地讲述着一个关于丝绸的故事。在灯光的映照下,丝绸的光泽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周村作为丝绸之乡的辉煌过往。

迎宾楼整个大堂和老城味道的零点大厅,四处洋溢着丝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大堂内映入眼帘的是“凤凰衔茧”造型,通向二楼餐厅的是婉转飘逸的丝绸样步梯。灯具造型别具一格,有纺线轴笼吊灯、蚕茧型灯笼等,博古架上陈列着唐三彩,体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盛;古典旗袍仕女、敦煌飞天神女、唐朝奏乐仕女、人物仕女等体现着齐纨鲁缟的华美。

客房选用绢布画轴制作的《富春山居图》作为影视墙,以古商业街景为床头画,,房间吊灯灯罩选用桑蚕织布,蚕茧外形设计的吊灯、设计独特的“悬浮床”、27厘米定制加厚床垫以及日用品、纸张类的桑叶系列包装设计……,点点滴滴,都渗透出了设计之用心,处处体现丝绸文化元素。

而丝绸文化展馆则是一座真正的丝绸文化宝库。迎宾楼五楼建成的丝绸文化馆,目的在于留存淄博丝绸辉煌历史、传承丝绸灿烂文化,在这里认识淄博丝绸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丝绸的真实之美,感悟丝绸的文明魅力。展示的藏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古代的丝织品,另一部分为原淄博丝织一厂在文革前后生产遗存的织锦,馆内一条丝绸之《路》选取了淄博丝绸历史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当您漫步在丝绸文化长廊遐思,徜徉在丝绸文化大堂畅想,静坐在丝绸文化餐厅美食,或是沉浸在丝绸文化展馆中回忆,您都会被周村悠久的丝绸文化所深深吸引。这种将商业文化与住宿、餐饮环境相结合的创新举措,不仅让周村宾馆成为了展示周村丝绸文化的重要窗口,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周村商业文化的绝佳平台。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丝绸文化的芬芳,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周村作为百年商埠的深厚底蕴。

周村宾馆,这座淄博的宝藏之地,以其独有的记忆设施和条件,将周村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服务完美融合。在这里,您不仅能享受到舒适的住宿和美味的餐饮,更能在每一个角落发现周村百年商埠的文化魅力。无论是 “空中四合院” 的古韵、“财神楼” 的庄重、“嘉周面馆” 的独特,还是丝绸文化主题饭店的打造,都能让您感受到周村的独特风情,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当您踏上淄博这片土地,一定不要错过周村宾馆,来这里探寻这座城市的宝藏,感受岁月沉淀下来的文化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