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农固本:以"三农"之稳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根基
春为一岁首,农为百事先。新春伊始,《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出台,彰显了以上层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夯实“三农”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
一、强农固本:巩固成果,夯实“三农”压舱石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破1.4万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权。然而,粮食安全“爬坡难、滑坡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难、反弹易”,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巩固“三农”发展成果。
二、强农固本:把握形势,锚定“两持续、四着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面对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必须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实一号文件明确的“两持续、四着力”任务: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强化耕地保护和农业科技攻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强化精准思维,建立分层分类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要素配置: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繁荣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三、强农固本:科技赋能,激活农业现代化新动能
从无人机植保到智能水肥一体化,从卫星遥感监测到AI病虫害诊断,现代科技正重塑农业生产模式。江苏润果农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1人管理500亩农田,烘干设备能耗降低30%、产能提升50%;全国智慧农业覆盖率从2024年的35%提升至2025年超40%。科技赋能不仅提升效率,更推动农业生产向“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四、强农固本:改革破题,释放乡村振兴制度红利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总体顺延。同时,强化政策协同,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三农”之稳筑牢根基,以乡村之兴支撑全局。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抓好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