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助力苏拉宫项目钢结构全过程施工管理
BIM技术助力苏拉宫项目钢结构全过程
施工管理
1、研发背景
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伊宁市苏拉宫基础设施及水资源配置建设项目(EPC),-1#净水车间为供水厂主要水处理构筑物,净水车间中需安装大型的净水设备,且净水工艺流程布局较复杂,对空间的要求比较高,普通建筑顶盖需要有柱子支撑,但因水池与外部框架沉降量不一致,水池上设置柱子因不均匀沉降问题将影响顶盖结构安全,而球形网架顶盖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故净水车间顶盖采用钢结构网架设计。网架最大跨度50.4米,最大覆盖面积4712平方米,网架厚度1.50m,建筑总高度14.177m,网架总重276.70t。网架工程采用螺栓连接,整个网架的连接精度、施工质量与进度对净水厂项目的顺利推进起着关键作用。为加强本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特运用BIM信息技术为施工过程管理服务。
2、实施过程
项目BIM 模型的建立是利用Revit2020软件,将设计图纸中用平面表达的建筑信息在电脑中按照1:1比例建立成三维立体模型。项目专门成立了BIM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模型的建立与维护。本项目采用“分布式”BIM 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 BIM 模型。模型建立的过程就是图纸复核的过程,通过模型的建立,项目去发现图纸是否存在的问题,避免因设计图纸出具过程中的问题导致返工,影响施工进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拟合方法,将进场实测构件模拟拼装模型与拼装工艺图的理论模型比对,得到分段构件和端口的加工误差以及构件间的连接误差。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记录,对于不符规范允许公差和现场安装精度的分段构件或零件,修改校正后重新测量、拼装、比对,直至符合精度要求,避免因厂家加工的构件问题导致现场施工停滞、返工。
结构模型图示
3、运用成果
项目通过 BIM 技术的虚拟预拼装及全过程质量监控,有效避免了钢结构施工中的各类质量问题。供水厂网架施工质量达到了优质标准,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为供水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最终荣获 2024 - 2025 年度第一批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自治区优质工程),这一荣誉充分体现了 BIM 技术在提升施工质量方面的卓越成效。通过施工进度模拟与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瓶颈问题,确保了项目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相比传统施工管理模式,项目整体工期缩短,为项目早日投入使用创造了条件。(通讯员:冯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