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翰墨寄情·画意重阳"主题艺术作品展将在浙融媒中心拉开帷幕
10月29日,重阳节,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尊老敬老、祈福纳祥的深厚文化内涵。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同时为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浙融媒中心特策划了本次“翰墨寄情·画意重阳”主题艺术作品展。
本次展览邀请了十四位艺术家参展,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诠释重阳节的文化精髓。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情感洗礼。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让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让尊老爱老的美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主办单位:
浙融媒中心
协办单位:
滨江区美术家协会
拱墅区民进开明画院
上城区民进开明画院
滨江开明艺术院
西泠女子十二画坊
媒体支持:
中国晨报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报道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
《国企》杂志融媒浙江
策展人:
陶彦霖
展览顾问:
贾超然
展览时间:10月29日-11月29日
展览地点:杭州市上城区三昧庵巷5-7号
开幕式时间:10月29日15:00
开幕式流程:
现场签到 15:00-15:30
主持开场 15:30-15:35
主办方致辞 15:35-15:40
画家致辞 15:40-15:45
画家访谈 15:50-17:10
合影留念 17:10
参展艺术家
金薇冬、王文平、廖益曙、张珺、宣坚强
宋彩萍、赵茂祥、李伟华、孙建楠、陶彦霖
章小清、赵乃松、沈文荟、傅舟波
艺术家简介及其部分作品赏析
沈文荟
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
杭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
杭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滨江分会副秘书长
滨江民进开明艺术院副院长
拱墅民进开明画院名誉理事
作品图
作品:《明德在毋我,大智亦犹人》
这副作品,既是对长者风范最深刻的礼赞——他们以“毋我”之功,臻于“明德”之境;又以“犹人”之态,展现“大智”之风。同时,它也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激励:圣贤之道、智慧之果,并非天生,皆在人为。在重阳登高之际,它提醒我们,既要仰望德智的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平凡的人生中修养不平凡的自己。
作品:《康宁内外,肇圉[造]邦家》
这副作品,既是对长者的崇高致敬(愿您一生奋斗所换来的内外康宁),也是对后辈的殷切期许(让我们共同肇造并守护美好的家园)。它让重阳节的祝福,超越时光,承载了更为深远的历史责任感与民族向心力。
傅舟波
傅舟波,杭州浦沿中学书法老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非遗书画院成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女书家委员会会员,浙江省科普艺术协会,杭州市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杭州市民协会员,杭州民进开明画院画师,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社员,滨江书协主席团委员,滨江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滨江区政协文史研究会会员,滨江民进开明艺术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滨江美协会员,上城民进开明画院副秘书长,拱墅民进开明画院的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杭州西泠女子十二画坊成员,舟山市东海云廊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作品:《国色天香牡丹图》
重阳节也是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而牡丹花雍容华贵,象征富贵吉祥,深受百姓的喜爱。
牡丹花国画画法。核心在于掌握花头、枝叶的笔墨技法与色彩运用,需注重结构透视与层次处理。写意画法(适合快速表现)
花头:用大号羊毫笔,笔根蘸淡曙红或淡胭脂,笔尖调深色,从花心向外点厾,三笔一组,中心深、外围浅,呈方形忌过圆;未干时加深瓣根,藤黄点蕊。
叶子:三叉九叶结构,用花青或墨绿侧锋点染,三片一组分浓淡;半干时以墨勾叶脉(墨破色),增强立体感。
作品图
作品:《瘦金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