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消毒,用错中毒”,一篇读懂消毒药水怎么选?
夏天人们衣服穿的少,四肢裸露,增加了皮肤擦碰的风险,所以每到夏天,擦伤、碰伤的小意外总是无法避免,一些小伤口没必要去医院就诊,自己消消毒就可以,但消毒药水常见的就有酒精、碘伏、双氧水等,这么多种类该怎么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场景用?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斌医生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下消毒药水怎么选。
75%医用酒精:
“用酒精”是大家消毒时的第一反应,酒精能使细菌细胞的蛋白质瞬间脱水凝固从而失去活性,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但酒精挥发性强,容易点燃,有一定储存危险性,家中不建议一次性存储太多医用酒精,存储时建议避光保存。另外酒精的刺激性强,只能用在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不能直接用在伤口上,否则就要承受“伤口撒盐”式的疼痛。
碘酒和碘伏:
它俩是经常被混淆的两兄弟,它们的有效成分都是碘,区别是碘伏是碘溶在水里,碘酒是碘溶在酒精里。碘酒刺激性强,使用后必须用75%医用酒精再涂一遍,这是为了进行脱碘,不然碘酒长时间接触皮肤会腐蚀皮肤。所以碘酒只能用在没有伤口的皮肤消毒,比如手术前皮肤的正常消毒。新生儿和碘过敏人群要慎用。而碘伏则可以直接用在伤口和黏膜上消毒,不会刺激皮肤组织。
双氧水:
双氧水的最大优势是对厌氧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因此深而小的伤口,有破伤风感染风险的,使用双氧水消毒非常适合。但双氧水具有一定腐蚀性,眼睛,黏膜等组织不适合用双氧水消毒。
红药水和紫药水:
这两种药水是不少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但随着大家慢慢长大,这两种药水好像都消失了。这其实和两种药水的特性有很大关系。红药水的有效成分是红汞,杀菌作用很弱,没有刺激性,因此用在表浅的小伤口消毒是可以的,但因为含有汞,如果大面积使用和经常使用,人体会吸收过多汞离子造成汞中毒。紫药水的有效成分是龙胆紫,杀菌作用比红药水强一些,有收敛和结痂的作用,因此不能用在污染的较深的伤口,否则结痂快了,脓液堆积在结痂下不能排出,延缓伤口愈合。
有人分不清这么多消毒药水,喜欢各种都屯一些,喜欢哪个用哪个,今日用碘伏,明天用酒精。但消毒药水千万不能乱用,用对了消毒,用错了中毒。首先,不能反复使用消毒药水。碘酒,酒精,双氧水等都会破坏新生组织,从而减低细胞活性,过度频繁使用反而影响伤口愈合。其次,碘类消毒剂不能和红药水搭配使用。碘酒、碘伏中的碘成分,会和红药水中的汞结合,形成碘化汞,引起组织溃烂,如果大量使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最后给大家划重点,选择消毒药水注意以下3点:
伤口可以直接用碘伏消毒。
伤口周围可选酒精,碘酒,但要避开伤口黏膜。
伤口最好不用红药水和紫药水。
如果伤口面积较大,或者有明显出血,及伤口污染明显,都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叶斌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