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发展数字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二十冶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建造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建筑产业、现代产业建设新活力。

近年来,中国二十冶大力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以BIM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持续提升中国二十冶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成为中国二十冶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2022年,中国二十冶提出“1566发展战略”,倾力打造“数字二十冶”,扎实走好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孝义市人民医院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二十冶持续加强新技术领域拓展应用,利用BIM技术辅助各参建方协调沟通,直观体现业主实际需求;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指导、碰撞检查、技术交底等工作;通过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以技术创新赋能项目建设,匠心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利用BIM信息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将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资料放在同一个三维模型平台,实现信息统一,降低了信息传递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在工程施工前期、过程中、竣工后,工程管理人员都可以及时地掌握工程信息,为决策提供准确的项目信息,大大提高了组织决策效率。通过BIM技术,把各专业模型进行整合,及时发现各专业间的配合疏漏,及时反馈,解决问题前置化;对重要节点进行建模,水电消防安装过程中进行管综优化并同步管综调整记录,减少水电、消防安装碰撞。通过BIM建模,得出净高分析报告,得出最优净高设计,逆向指导合理化设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节约了成本,有效控制了工期进度。

在雄安项目施工过程中,中国二十冶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积极响应“数字雄安”建设,推动工程建设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助力提升雄安新区建筑业数字化水平。

建立了包含建设统筹、招采管理、成本合约、设计管理、工程管理、安全质量、工程管理的项目管理体系,搭建汇集各方参加的综合性数字管理平台,完整记录工程建设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建筑,为工程实体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支撑“数字雄安”发展。并自主研究出了一套参数化市政建模,成功打通了项目BIM平台、智慧工地平台与雄安建管平台的数据互通,获得了项目业主、监理等各方的称赞。同时,凭借智慧化赋能,容东项目获得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奖、工程建设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二星(国家级),容西项目获得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奖及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奖。

中国二十冶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及代表国内乃至国际最成熟、最先进的管廊施工技术,并持续大力探索新技术的应用,率先采用人工智能、AI导航、5G传输等众多智能化技术以及早拆+滑模模架技术,把BIM技术运用到雄安新区建设的“最前线”,实现了施工速度快、质量控制好、安全可靠性高、文明施工形象好的目标。BIM应用贯穿于项目投标、过程管控、交竣工和运维管理的项目全周期,围绕雄安新区建设理念从三维图纸审核、碰撞检查、模型算量、可视化交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深度融合GIS、LoT技术,不断挖掘新的应用点,为项目保进度、控质量、创实效,不断将项目打造成“雄安新区BIM技术应用标杆项目”,为创建雄安新区智慧城市贡献中冶力量。

中国二十冶以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更多高效建造工艺,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未来,中国二十冶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张彬)

相关推荐

大中小学齐发力,思政联学育新人

大中小学齐发力,思政联学育新人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第二届东阳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情景式大课堂顺利举行 肖亦敏 金小华 12 月 11 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
2024-12-16 14:00:40

中国移动云视讯AI慧记新品发布

12月12日,中国移动云视讯AI慧记新品推介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此次推介会以“AI视讯 智会协作”为主题,发布了云视讯AI慧记新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副
2024-12-13 18:06:39